2

国海证券:造船行业复盘-爱游戏全站app官网入口

国海证券(sz000750): 同花顺(300033)数据中心显示,国海证券(000750)2月6日获融资买入1489.67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30.17%,当前融资余额9.64亿元,占流通市值的5.05%,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处于相对低位。 融

国海证券(sz000750):

同花顺(300033)数据中心显示,国海证券(000750)2月6日获融资买入1489.67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30.17%,当前融资余额9.64亿元,占流通市值的5.05%,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处于相对低位。 融资走势表 日期融资变动融资余额2月6日-248.97... 网页链接

知势投研:

#公司研究##交通运输#中远海特(sh600428)

报告来源:国海证券

以上内容仅供分享交流,不做投资建议!

未来智库: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海证券,许可,李然,李跃森,王航)

船舶制造业的β行情看周期上行,α行情看份额集中,目前正处于新一轮景气上行期的十字路口。历经10年资本开支收缩,在2020-2021 年的集装箱船订单潮下,船厂产能利用率迅速抬升,新船造价指数迅速逼近2006年高位。审视当下,集装箱船订单高峰后造船需求端仍 有潜力,体量更大的油轮和干散货船下单潮尚未开始。且产能利用率高位下,汽车船、海工船、新燃料船等景气的小众船型订单依然可驱 动船价上行。不仅如此,2023年是集装箱船订单潮利润兑现元年,未来船公司有望开启从利润兑现到新一轮订单潮再到更高利润兑现的 周期切换。

周期复盘:约30年一轮回。二战后的现代造船业共经历大小四轮周期起伏,其中量价齐升的超级景气仅发生两次,分别发生于1967-1973 年、2002-2008年,持续时间均为7年,发生背景同是需求超规格上行下的供不应求。此外,有两次量平价升的常规景气,分别发生于 1977-1981年、1985-1991年。较超级景气不同的是,这两次常规景气期间供给持续处于底部,仅1-2个航运细分行业景气便将船价从底部 推升至高位。需要注意的是,船舶利润周期一般滞后船价/订单周期2-3年,景气末期高价订单向利润上的转化上客观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但参考历史经验,历次周期末端均未出现大幅撤单致使利润严重缩水的情况。

格局复盘:后来者居上。商船制造是具备后发优势的行业,而且乘周期之势崛起的后发者往往能在新一轮周期上行中获取更大的利润弹性。 二战后全球商船制造格局几经演变,制造中心每隔10-30年发生一次演变,由英国扩散至西欧,然后依次转移至日本、韩国、中国。各时 代造船中心的演变均是成本领先→技术领先,散货、油轮、集装箱等规模化较强的船型→lng、游轮等定制化、高附加值船型。 后发者 能够实现崛起的主要因素可归为以下几点:① 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人工成本/人力规模;② 国家战略给予强力支持。

1.1、市场规模:整体规模超四千亿人民币,份额高度集中在头部船厂

全球化大市场:2001年至今,全球造船市场历经潮起潮落,2015年以来年总规模约650亿美元(约合4500亿人民币),平均年交付 约1550艘船。以上一轮周期顶点经验来看,造船市场景气度顶峰时龙头净利率可达到10%以上,年利润规模上限可达到120亿美元。份额高度集中于头部船厂:全球前四大船厂的订单占全球比重达到50%,前两大船厂达25%(2022年10月)。

1.2、财务特征:资本、人力密集且利润微薄

造船是典型的资本、人力密集型的重工业。资产中固定资 产占比高,且成本结构中人员成本和设备原材料成本占比 高,该生意在前期有着较大规模的资金消耗。由于商业模 式原因致资金需求体量大,间接融资是造船业主要融资方 式,因此全行业资产负债率都处于较高水平。利润水平不稳定,主要由两个层面导致:① 船舶交付周期 长,交付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② 与前端海运需求紧密 相关,导致船舶行业本身便是强周期性行业。

1.3、产业链上并无议价强点

从上下游利润分布情况来看,船舶产业链上并无议价强点。上游设备商相较造船业而言具备一定的技术壁垒,但也较难在波动的市 场中保持稳定或者较高的份额,下游的航运运营商利润水平的波动幅度较造船行业自身更大。

1.4、船型产品线虽有差异,但造船厂利润率并无绝对高低

尽管高端的lng船型相较散货船等低端船型的价格更高, 但从中韩两国头部船厂利润率来看,主力产品线差异并没 有给船厂利润率带来绝对的高低差异。

2.1、周期回顾:二战后共演绎过两轮大周期,间隔约30年左右

二战后,造船业的大周期机会共有两次:分别是1967-1973年和2000-2008年,行情均表现出量价齐升态势;而在1973-2000年期间 的造船低迷时期,出现了两次价升量平的小周期,分别是1977-1982年和1985-1991年。并且,以上每轮周期都是结构性行情。尽管造船行业是强β行业,但在上述四轮周期中,各国造船业利润水平表现却不尽相同。

2.2、第一轮周期:战后长牛,1967年后景气上行加速

二战后初期全球经济温和复苏,新船交付量平稳上行。1967年后油运需求激增,全球海上贸易量加速增长,在海运需求激增催化之下, 船舶需求量超出了“二战”后近20年的需求总量。 第一轮新造船周期的始于1967年,伴随苏伊士运河关闭引发的持续性全球航运景气行情启动,最终受1973年石油危机的影响而终结。 周期上行阶段,新造船市场量价齐升:1969-1974年等新造船价格同步上行,实现5年翻番。

从海运需求端来看,1967年后,全球航运需求经历长达5年时间的高 增长:1967年到1974年期间全球货物出口总额复合增长率高达 21.24%。 受地缘政治冲突影响,油运长牛开启。“二战”后至上世纪60年代中 后期,全球航运市场的繁荣和衰退周期都较短暂。直至1967年,阿拉 伯和以色列战争爆发,以色列占领西奈半岛,苏伊士运河成了前沿阵地, 运河被关闭长达8年之久,以往途径苏伊士运河的船舶都不得不绕行好 望角,由此刺激了航运业,其中以油运行情最甚。

油运行情景气的直观表现是极端运价出现频率的增加。1967-1973年,油运市场运价的波峰和出现波峰的频次,均显著高于散货市场。苏伊士运河关闭、有效供给短缺之下,油运频现脉冲行情:①1967年苏伊士运河关闭后,运距突然激增引发的运价上行。②1970年地中海到中东的输油管道被切断,油运需求再度冲高。③1973年伊比利亚削减石油产量,原油要从更远的中东地区进口。叠加美国石油进口政策转变,其国内石油产量下降,进口需求增加。

同时期,散货市场受油运带动,市场同步回暖:① 1968-1970年散货运价小幅上行,因为部分油散混装船从散货转 向油运,造船有效供给收缩。 ② 1971年美元危机,全球经济增速下滑,对运量形成短期冲击, 而基于对货币关系的不确定,国际船舶租赁和销售活动暂停。 ① 1967年苏伊士运河关闭后,运距突然激增引发的运价上行。 ③ 1973年,天气原因导致苏联粮食减产,使得其在国际市场的大 规模进口,拉动散货市场快速上行。

2.3、第二轮周期:特殊事件带动油运、散货市场回暖

本轮航运市场的回暖中,散货市场的高度和持续性相较油运而言 都更强。油运:1978-1979年期间,受第二次石油危机影响,全球油价再次冲高。 高油价之下,大型油轮的运输成本快速上升被迫降速运行,油轮供 给市场出现阶段性短缺,带动全球油运市场小幅回暖。干散:伊朗革命导致本国石油减产,致使全球石油供给下降及国际油价暴 涨(一年间石油价格从每桶12美元飙升至每桶40美元左右),加剧 了全球能源短缺。为了弥补石油不足带来的电力缺口,全球对于动 力煤需求增加。而港口基建的落后,加剧了堵港情况的发生,带动 干散货运价上行。

短期错配引发的小幅复苏。伊朗革命带动油运和散货同时复苏,1978年末至1979年,散货和油轮新造船订单同时回暖。回暖的新 订单碰上持续收缩的船厂产能,短暂的错配形成。散货运输行情持续,并最终传递至新船订单上。进入1980年,油轮新造船订单趋势便趋于平缓,但是散货依旧快速上涨,散货船 在手订单量在一年时间内从1130万载重吨上涨至2330万载重吨。本轮船价上行是较为典型的结构性行情。新船显著好于二手 船,二手船价没有出现明显上涨。其次,散货船涨价幅度和 持续性都优于油轮。造船业利润水平触底反弹。在1973年后周期下行后,行业 利润率出现长达5-6年的下滑,但一切都随着新船价回暖出 现反转,日本造船业利润率从1977年底部的-1.18%回升至 1981年2.65%。

2.4、第三轮周期:期间opec增产降价,油运行情表现突出

第三轮航运市场复苏主要靠油运拉动。油运:①在经历了两轮全球石油危机后,为了刺激石油消费, 1985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以争夺市场合理份额来取代过 去的限产保价政策,从而导致1986年油价战的爆发和油价 暴跌。②1986年国际石油价格触底(11美元/桶),并在1990年 之前始终保持在15-25美元/桶水平。低油价之下,油运市 场筑底复苏。散货:在1986年以前,由于投机性订单大量交付,运价一度大幅 下滑。后期由于贸易量上行和拆解量增加,与油轮市场同 步上行,温和复苏,整体表现较为稳定平淡。

2.5、第四轮周期:需求全面上行的景气周期

第四轮周期开始,全球航运市场出现了一些新变化:①集装箱成为第三大航运船型。集装箱运输自1960s开始逐步普及,经过20 年的快速发展,1980年代后集装箱船成为全球第三主流船型。②航运市场摆脱衰退,贸易量全面增长。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活力加速释放。在中国需求带动下,2002年起世界 商品贸易量出现阶跃式上升,海运贸易量也随之大幅攀升。2002-2008年期间以吨英里口径来看:散货方面,铁矿石、煤炭和 粮食三大品种涨幅均超50%;油运方面,原油和成品油运输量涨幅分别为19%和43%。而需求上行前夜,战后第二轮拆船潮开启。随着1970年代交付的各类船型(尤其是高龄油轮)逐渐濒临20年左右的使用年限,1992 年后,全球航运市场迎来第二轮拆解潮,全球航运市场运力过剩问题在1992年后逐步消解。

2002年后国际航运市场进入全面景气:需求端有中国入世对海运贸易的刺激,供给端则在1990s已经基本出清完毕,供需差瞬间被 拉开,各细分市场均迎来一轮超级景气周期。不仅油运、干散货运、集装箱运输的平均盈利水平上涨了4-5倍,其余细分市场,例如 多用途船和汽车船的盈利水平也出现2-3倍的上行。干散船订单出现超规格增长。2006年末开始,散货船需求激增。 2008年三季度末,干散新船订单接近3亿载重吨,约为2006年四 季度的四倍。伴随航运市场由繁荣走向过热,船市出现了大批投 机订单抢占船台产能。造船产能出现瓶颈。2003年后,全球船厂产能已经严重饱和。新签 订单无法被及时消化,全球手持船舶订单数量继续上行,2007- 2008年期间,行业手持订单量超过10,000艘。

3.1、英国:传统海贸强国,受益工业革命,率先成为全球造船中心

英国是二战后率先崛起的全球造船中心,但领先地位持续时间短。其崛起驱动因素可归为三点:①贸易催化:19世纪末期英国殖民地间巨大的贸易需求推动了英国造船业的发展,当时英国生产了世界上超80%的船舶,拥有世界上一 半的船队。②具备工业基础:工业革命成果丰硕,英国在20世纪初期拥有世界领先的军船、民船建造技术。③设施保存完善:作为老牌 海运强国,英国造船设施较其他各国保存较好,得以率先恢复。

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启动,英国对于世界贸易控制权下滑,其航运和造船所占的份额也随之减少。但由于其依旧存有技术、设施 等相对优势,加之欧洲重建需求带动,利润表现尚可。但在进入1960年后,英国造船业的技术转型升级进程缓慢。同时受人力成本高昂、生产效率低下等影响,利润中枢持续下行。即 便有随后的第一轮造船大周期加持,利润水平也没有出现明显回升。20世纪后期英国推动的“去工业化”政策以及北海石油投产导致的英镑汇率走强等因素挫伤之下,英国造船业在产业链下游的竞争 上已经不具备优势,并将产业发展的重心转向了高附加值的上游产业链,并在航运法规和航运金融领域长期保持强势的话语权。

3.2、日本:标准化新工艺提升生产效率,造船模式在国内大规模复制

虽然日本工业经历二战损毁严重,但在战后实现了快速重建。与此同时,全球商船制造市场开始逐渐向大规模、标准化过渡,而日 本船厂得到了政府的相关配套产业政策支持,造船工业基础不断累积。日本造船业的兴起源于一次外来技术转移:二战后美国散货航运公司nbc租用了日本国内一座造船厂,引进和使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 分段建造标准化造船工艺,提升了船舶生产效率,并在日本国内开始了多地的大规模复制。

伴随产业逐渐走向成熟,造船中心国的产业链外溢是行业趋势:造船业的核心关键竞争力之一是成本。在经济不断增长过程中,海 外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将会逐渐凸显,进而吸引造船企业在海外设立工厂。1960年后,日本船厂在东南亚等多地开始设立造船厂分部,合作方多为当地政府或者大财团(例如韩国三星集团)。在产业链外溢 过程中,日本船厂一方面享受到低劳动力成本带来的优势,另一方面也为当地带去了较为先进的工业制造技术和经验。

3.3、韩国:受政府强力支持,在震荡行情中崛起

相较于日本等在航运大周期中崛起的过程,韩国是少有的在航运震荡周期中所实现的船舶制造业崛起,在其崛起过程中,政府的支持 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首先,政府会给予大型造船厂最直接的资本支持支持。从韩国头部造船厂的股东结构来看,六家造船厂背后都有韩国国家资本做支撑。其次,韩国造船业的格局也在政府主导下有序发展,头部造船厂的份额集中度大幅高于日本。高集中度为船舶制造业的发展带来强 集聚效应,资源高度集中于头部造船厂,并享受规模优势带来的成本优势。韩国造船业在崛起过程中曾在1983年和1992年两度动用 价格手段,并且进行产能扩张,最终超过日本成为全球造船大国。

由于是在震荡周期中崛起,加之韩国造船业的战略重心在于抢占市场份额,因而尽管身为造船大国,但韩国船厂的盈利水平并不高。即便 在1975-1990年期间的两轮周期回暖中,韩国船厂也出现亏损,甚至在1985-1989年期间面临破产重组的窘境。

3.4、中国:海军建设孕育基础,保军转民走向深蓝

解放初期出于战略安全目的, 国家将为海军研制、生产技术装备作为船舶行业的首要任务。1949-1960年期间国家斥资3亿多元对国内船 厂进行升级改造,并经过两轮与苏联的海军订货协定积累了技术经验,初步实现了现代船舶工业的奠基发展。此后为适应远洋运输需求和改变长期租用外轮的局面,国家投资建设了9座万吨级以上船台和8座万吨级以上船坞,并配套建立了相关设备 厂和科研设计机构,基本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船舶工业体系。1960-1979年间,我国累计建造国内万吨级以上民用船舶119艘(197万吨)。中国造船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带动了其他高端制造领域的突破,相继设计制造了国内多个“第一”的非船舶重大工程。改革开放后,船 舶工业战略开始转向“保军转民”方向,并以对外出口为目标快速起步。1979-1993年间,共计出口民船493万吨,工业总产值提升5.7倍。

4.1、周期位置:上行阶段的十字路口

全球航运业在2008年高峰退潮后经历了10年多的调整,期间各细分市场均没有较 好的行情,基本保持底部震荡。但这一切在2020年发生转机,疫情冲击下,直接 催化点燃了集装箱和散货市场。尤其是集装箱市场,出现了一波历史级别的超级 周期。2021年集装箱船订单潮迅速推高船厂产能利用率,船坞紧缺之下,各船型价格纷 纷上涨。当下,船厂产能依旧紧缺,但集运带来的新订单高峰已过。目前造船业正处于上 行阶段上最关键的十字路口。后续会有其余航运板块订单接力?还是提前进入利 润兑现期?

需求端来看,2021年在集装箱超高景气带动下,全球造船业经历了一轮新订单高峰。整个2021年的订单创了自2014年以来的新高, 细拆分船型来看,其中集装箱、散货、lng船是显著增量。但现在还难言全面牛市。全球在手订单占运力比重仅恢复至10%左右,需求端往后看仍有较大潜力。三大主力船型中,只有份额相对 偏低的集装箱船出现了订单潮,份额更大的油轮和散货船还没出现较大规模的下单。供给端来看,船舶制造行业资本开支严重不足。自2008年周期下行后,航运产业链的新增产能投入便持续收缩,全球活跃船 厂数量持续下行,2021年仅为2007年约3成水平。供给收缩下,2021年的订单潮已经导致行业供给能力出现瓶颈。以油轮平均建造时间来看,2022年油轮新船平均建造时间已 经攀升至约3年时间,当下的供给紧张程度已经到了相对极限的位置。

4.2、供给:紧张程度短期难改

产能不足情况至少持续至2024年:根据过去十年交付水平以及当下船价判断,目前全球船厂产能水平大致在单季度8-10百万cgt附 近。而根据当下船期交付表,2023、2024年的预计交付产能也已达到产能上限。短期大规模新建船厂较为困难:根据stx大连建厂的时间推断,一个中大型船厂从设立至投产的时间长达3年。

4.3、需求:油、散等其他船型接力希望较大

两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油轮和 散货的订单潮:① 环保要求下,新技术路线船型 对于老旧船型的不断替代。 ② 干散货和油运细分市场的景气 度升至一定水平,激发大量投机 性订单。其中情况①达成的条件已经较 为成熟:当下正处于老船待拆 解数量加速期,上一轮牛市投 产的船只开始逐步步入20岁以 上。

imo的eexi和cii双重影响下,老船被替代或将加速。eexi译为船舶能效指数,是一种对现有船舶能效以及每吨英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要求,在评估后颁发相应证书。船东可以通过限制主机功率整改以通过审核,影响偏一次性。而cii作为碳强度指标,是每年基于船舶排放收集数据进行计算,然后确定当年的cii评级,评级靠后的船舶都必须有相应的整改计划。该项规则产生的影响更中长期有效,切实会导致老龄船舶最终退出市场。eexi影响偏弱且短期,而cii更类似长效考核,随着时间推移影响递增。新燃料船正处于成长早期,订单量稳步增长。目前全球仅有1208艘新燃料船,仅占存量的1.2%,潜在替换空间大、订单正在稳步增长。即使2012年以来,全球船舶订单数据持续下滑,但新燃料船订单增长正在持续提速。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详见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国海证券02月06日发布研报称,给予恒辉安防(300952.sz,最新价:19.01元)增持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恒辉安防专注于手部安全防护用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安全防护产品的全球领先厂商;2)稳定的客户合作关系、持续的产品研发创新与丰富的产品矩阵形成公司核心竞争力;3)防护手套市场格局分散,企业外销占比高,本土市场潜在空间大。风险提示:国际贸易政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技术研发风险;成长性风险;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风险;产能推进不及预期风险;中国市场占比提升不及预期等其他风险。

ai点评:恒辉安防近一个月获得1份券商研报关注,增持1家。

每经头条(nbdtoutiao)——专门帮人背债,号称轻松到手百万!“背债人”背后隐藏着什么?

(记者 蔡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

秋天的两只小鸡:

更多调研录音、深度研报请关注: "秋天的两只小鸡"。

国海证券中小盘团队针对核准发行与同意注册的拟上市公司进行研究梳理,推出每周专题研究报告,本周共4 家公司过会,分别为1)科创板:华海诚科(a22153.sh);2)主板/中小板:多利科技(a22354.sh)、和泰机电(a21464.sz)、彩蝶实业(a21470.sh)。

建议关注多利科技。

本周共有5 家公司上市,上市公司首日平均涨幅30.64%,首日破发率0%,上市以来破发率0%。预计募资61.24 亿元,募资总额61.34亿元。

近两月共有70 家公司上市,总市值4627.50 亿元,上市首日平均涨幅15.06%,上市以来平均涨幅28.50%,首日破发率为44.29%,上市以来破发率为42.86%。上市以来涨幅居前的公司为天恒百利-u( 216.11%)、英方软件 ( 207.24%)、首创证券 ( 171.57%)、尚太科技 ( 155.05%)、天宏锂电 ( 150.33%),跌幅居前的公司为三祥科技(-27.82%)、珠城科技(-25.86%)、华光源海(-23.50%)、恒立钻具 (-22.04%)、特瑞斯 (-21.88%)。

多利科技:汽车冲压零部件生产商。多利科技专注于汽车冲压零部件及相关模具的开发、生产与销售,具有较强的模具设计开发能力、自动化生产能力、同步开发创新能力和整体配套方案设计及制造能力,能够满足整车制造商不同阶段的开发要求。公司主要产品为汽车冲压零部件和冲压模具,汽车冲压零部件主要为白车身冲压件,汽车冲压模具主要用于配套生产汽车冲压零部件。截至2022 年2 月21 日,多利科技及其子公司共获得134 项专利权,其中发明专利27项。多利科技是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上汽大通、一汽大众等整车制造商,新朋股份、上海同舟、上海安莱德、华域车身、汇众汽车等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特斯拉、理想汽车、蔚来汽车、零跑汽车和华人运通等知名新能源整车制造商的爱游戏全站app官网入口的合作伙伴与供应商。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以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国产化率的提升,公司将充分受益而实现放量。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报告(2019~2020)》,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值比上整车产值比例远低于汽车产业链成熟国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021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8 亿元、归母净利润1.75亿元。本次募集资金公司拟全部用于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项目投资以及主营业务发展所需资金,有利于提高公司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风险提示:公司询价未通过;公司因特殊原因无法正常上市;研究仅基于公司招股说明书梳理,不能充分反映公司状况;公开发行制度发生变化;公司所在行业竞争加剧。

来源:[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杨阳] 日期:2023-02-05

宠业家:

导读:新年伊始之际,宠物行业观察策划了2022年度复盘特别专栏,以期通过对刚刚过去的2022年度业内趋势的剖析研判,给大家带来些许启发和感悟。

本期主题为《宠物零食赛道2022年度复盘:国产品牌更受欢迎,零食功能化成主流趋势》。

具体内容如下:

01

宠物零食消费渗透率达81.8%

国产品牌更受欢迎

宠物行业观察此前提到,宠物零食不仅是宠物和宠主共同体验的产品,也是连接宠物和宠主的纽带。在提高宠物幸福感的方式中,超过半数的猫狗主人都选择了喂零食。同时,宠物零食也是训练宠物的有效奖励以及亲密双方关系的礼物。因此,尽管宠物零食具有一定的需求弹性,不及主粮的刚需性,但零食在养宠过程中仍具有着特殊的作用。

随着消费升级以及宠物拟人化经济的崛起,国内宠物零食市场开始迈向精细化、多元化、功能化,逐渐发展成为较大规模的细分品类独立市场。据国海证券近日发布的报告指出,2021年宠物零食的消费渗透率已高达81.8%,宠物零食逐渐成为不可替代的宠物消费品之一。

这一发展趋势在2022年度也得到了进一步推动。对于新消费升级和养宠观念转变下的当代宠主而言,宠物零食虽然不是宠物的刚需性产品,但却能够满足宠主的两个方面诉求。一是新消费升级趋势下的情感诉求,消费者通过购买零食喂自己的宠物来获得一个心理上的满足;二是精细化养宠趋势下功能诉求,例如帮助宠物磨牙、补水、美毛、清洁口腔等。

因此,2022年度的宠物零食赛道仍获得了高速增长。

有意思的是,相对主粮市场,国产宠物食品品牌在零食品类中更受欢迎。据中信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国产品牌逐渐成为用户购买宠物零食的主流选择,目前在使用率前20名的犬猫零食品牌中,国产品牌有12个。

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进口宠物零食产品价格高、毛利率低的特性,使得国货宠物零食产品以更高的性价比占据了大半市场份额;

另一部分原因,则是相较于进口宠物零食品牌,国货宠物零食品牌对于消费者心理把控更准确,更具供应链优势,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也更快。

此外,目前国内宠物零食市场准入门槛不高,头部玩家不显,也使得宠物零食赛道成为了新玩家入局的友好赛道之一。得益于此,国内宠物零食市场也涌现出了不少新生代力量,间接促进了整体宠物零食品类的进一步繁荣。

02

品类无限细分

零食功能化成主流

宠物零食赛道集中度不高的现实表现,不仅使得新玩家源源不断的涌入,也让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因此,不断进行创新升级和产品迭代,成为了宠物零食品牌打造差异化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而宠物零食品类也因此衍生出了浩如烟海的产品方向。

例如主打磨牙、洁齿、美毛等功能性需求的零食产品;以互动娱乐为抓手的零食产品;以出行场景为基础研发的系列零食产品等等,都是其中的一个细分方向。而面对未来用户更多元化、更精细化的需求,预计宠物零食品类仍将无限细分下去。

不过在2022年度的市场格局中,功能化宠物零食显然声量更大一些。

事实上,宠物零食功能化,或者说宠物食品功能化,一直是近三年来的热门话题。宠物行业观察此前也谈到,宠物食品功能化趋势,本质上是为了满足用户更多元化的复合需求。在这个基础上,零食主粮化、保健品零食化、主粮保健品化等等都涵盖其中,其边界也逐渐模糊。

不过,相较于主粮品类和保健品品类,宠物零食的功能化需求更容易实现一些。其小规格、高频次的消费特性,使得用户可以自由搭配组合,满足自身多元化的需求。

因此,宠物行业观察认为,功能化的宠物零食是2022年度零食赛道的主流趋势之一,且预计该趋势仍将持续上行。

03

2023年的宠物零食市场

风向会往哪吹?

关于这个话题,宠物行业观察从三个可能的方向出发,以期给大家一些参考和帮助。

第一个可能的方向,是从原料出发打造差异化卖点。

这一点是目前行业中多见的打法。例如以鸽肉、兔肉等小众另类的原料肉源选择,更容易吸引消费者尝鲜并被消费者记住。

同时,原料中辅料的添加也是重中之重。事实上,辅料才是宠物零食能够实现功能化的关键所在。而如何能够让宠物零食拥有更多可能性,还需要下功夫研究。

第二个可能的方向,是从不同生产工艺中找机会。

宠物行业观察此前提到,低温烘焙工艺扛起了2022年度宠物主粮赛道的增长大旗。因此,借由低温烘焙工艺推出的宠物零食也不断涌现。与此同时,风干、冻干以及复合工艺推出的零食产品也得到了市场验证。

因此,从不同生产工艺中找机会,不失为一个可选项。例如2022年度爆火的零食品类之一:原切薄片,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第三个可能的方向,是从人类食品中找灵感。

毕竟“所有人类的生意,都能在宠物身上再做一遍”这句话,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不可否认,这一点仍旧正确。诸如冻干酸奶、宠物牛奶、棒棒糖等宠物零食,同样验证了这一点。

最关键的是,一定要及时把握用户当下需求,并在得到反馈后迅速去做产品改进、微创新以及迭代升级。坚持以用户需求和产品为核心,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ps:本期为2022年度复盘特别策划专栏第三期,后续内容宠物行业观察将持续进行推送。感兴趣的小伙伴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或添加小编微信沟通交流。

往期回顾:

《宠物食品赛道2022年终复盘:烘焙粮扛起品类增长大旗》

《宠物保健品赛道2022年度复盘:营养医疗并行,预防趋势成主流》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国海证券02月06日发布研报称,给予中远海特(600428.sh,最新价:7.14元)增持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中远海特:全球一流的特种船队运营商,汽车、半潜船景气助力增长;2)汽车运输景气高位向好,公司纸浆船运汽车提供利润增量。行业:供需矛盾因中国汽车出口进一步激化;3)油气、海风资本开支加大,拉动半潜船周期上行。需求;4)风电出口减弱多用途。风险提示:集运和干散货运价下行超预期,中国汽车出口量大幅下滑,欧美增加汽车贸易壁垒,油气价格下行幅度超预期,风电出口不及预期。

每经头条(nbdtoutiao)——鼓励生育!国家医保局再表态:辅助生殖技术将逐步纳入医保范围!赛道公司股价还要坐多久过山车?

(记者 王晓波)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

有连云: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截至目前,2023年初以来合计534家公司接受了机构(基金、外资、险资)投资者调研,合计调研次数接近1.6万次。值得一提的是,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子、计算机等领域个股备受关注,部分明星基金经理积极参与公司现场调研活动。

从个股所属领域来看,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子、计算机等行业获机构调研的公司数量超50家。其中,医药生物行业有76家公司接待了机构调研,机械设备行业有69家,电子行业有53家,计算机行业有51家。

具体到个股上,年初以来祥鑫科技受到机构关注,接待了4次机构调研,合计调研机构数超300家;同样的还有埃斯顿,年初至今接待19次机构调研,合计调研机构数接近300家。紧随其后的还有祥鑫科技、埃斯顿、周大生、奇安信、华东医药等,同样受到了市场机构关注。

2023年2月2日祥鑫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1月31日接受机构调研,pinpointivanzhoujunliu(刘俊)、富兰克林华美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張家麟、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李心宇、光证资管郭冲冲、广发基金顾益辉、广发证券李靖、广发资管于洋、国海证券王宗凯等等现身。针对公司与eve客户的合作在哪些产品领域等问题,进行了一一回答,公司表示,给eve客户供应动力电池箱体,未来也有可能在储能产品领域展开进一步的深度合作。

今年以来,现场调研机构数量明显增加,普源精电、杰华特、澳华内镜、澜起科技、紫光国微等现场调研活动吸引了上百家机构参与。其中,不放百亿明星基金经理的身影。

例如,广发基金吴兴武亲自到现场调研了亚虹医药,易方达基金经理祁禾调研了联动科技。此外,明星私募近期也纷纷参与上市公司现场调研,淡水泉近期以现场会议形式参与的调研个股普联软件、澜起科技、杰华特等,高毅资产以现场形式进行的调研有伟星股份、信立泰、凯因科技、申通快递、江山欧派等。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matrix经纬之父:

全面注册制改革已经启动,投行开始忙碌起来了。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采访获悉,证监会发布有关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主要制度规则公开征求意见稿后,投行内部都在通过不同形式加强学习,也有投行在公司内部征求反馈意见。

项目梳理同步进行。有的投行团队近日以来梳理在手主板项目,对项目进度、申报和审核进度等全面把握。正式稿落地后,正在执行项目需要根据新规对招股材料等做出调整。有投行称,部分规则的变化对公司现有储备项目形成一定影响,短期内需要快速反应梳理现有项目,降低制度变更对现有业务的影响。

ipo企业也对规则重点和相关进展十分关心。有投行表示,征求意见稿出来之后,不少主板客户纷纷向投行咨询上市条件的问题,投行在第一时间答复客户疑问。

为抢抓全面注册制的机遇,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多家券商全面发力,在组织架构调整、人才引进等方面做好准备工作。

  第一时间答复客户主板问题咨询

随着全面注册制即将实施,投行内部开始动员起来了。

“我们现在是投行内部在学习相关的文件规定细则,先自学,然后再开会统一讨论学习。目前我们投行分管保荐业务的领导也在准备相关的材料,后续会给整个公司做宣讲培训。全面注册制下,投行业务已经不单单是投行的事,会涉及很多部门的协同。”某大型券商投行人士向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

另有投行人士称,目前该公司内部在征集反馈意见,已形成多条修订建议。

“征求意见稿发布后,我们同事快速解读要点。周五(10日)我们内部开会,一是集体学习规则,二是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会上领导动员大家,强调要抓住全面注册制机遇。”华南一家中型券商投行人士告诉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

另有券商表示近期收到客户咨询。海通证券相关投行人士表示,全面注册制的消息出来以后,主板上市条件有所变化,很多客户在第一时间来咨询政策的变化,了解是否符合注册制上市条件。

该人士谈到,这次征求意见稿中对各板块定位有了较明确的划分,不同板块各有侧重,公司会结合不同企业的业务特征、财务水平,以及客户自身的融资需求等各方面因素,给他们提供一个全面、专业的建议。

  投行纷纷全面梳理储备项目

本次改革,证监会对全面注册制做出了过渡期安排。在审核流程上,证监会针对目前主板拟申报、已受理、在审、过会、已获批文等各阶段的项目,给出了过渡期审核指引,企业可以结合自身需要进行合理安排。在上市条件上,证监会对申报主板企业的财务指标要求做了新老划断,对于征求意见稿发布前已申报但不符合注册制财务条件的,可适用原核准制财务条件,但其他方面仍须符合注册制发行上市条件。

深圳一名保代关注其手上的在审主板项目情况,“从进度来看,我们这个项目之后很有可能要平移到交易所审核。”他认为接下来团队要按照注册制要求准备材料。“核准制和注册制的审核关注点很不一样,注册制强调信息披露,我们现在要加紧补充材料。”

“总体上,由于注册制上市条件相比核准制下更具包容性,正在执行项目受影响较小。正式稿落地后,正在执行的项目需要根据新规对招股材料等做出调整。”海通证券方面向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

“目前,公司投行团队正在梳理在手主板项目,对项目进度、申报和审核进度等全面把握。”五矿证券投行部人士在接受证券时报·券商中国采访时称。

国金证券副总裁、国金证券上海证券承销保荐分公司总经理任鹏向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称,主板业务一直是国金证券较为重视的板块,针对全面注册制带来的实际业务情况变化,该公司将针对主板板块定位的明晰和调整、上市条件的优化,全面梳理现有储备项目,并对未来主板项目拓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部分规则的变化对公司现有储备项目形成一定的影响,短期内需要快速反应梳理现有项目,降低制度变更对现有业务的影响。

“截至2023年1月底,主板ipo已储备二十余家,公司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行业与区域布局,积极扩大储备粮仓,不断提高项目质量和内控水平。”申万宏源承销保荐副总经理王明希称。

民生证券副总裁王学春向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民生证券一贯重视主板业务的开拓,目前在审主板项目13家,其中上海主板项目7个,深圳主板项目6个。全面注册制的实施,也明确了主板、科创板和创业板的板块定位,民生证券将大力开发大盘优质蓝筹,推荐到主板上市。

中信建投方面表示,该公司沪深主板在审项目数量位居行业前列,储备项目较为充足。随着全面注册制的实施,公司将继续以沪深主板为依托,发挥国有控股投行的优势,持续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优化业务协同,为大盘蓝筹企业提供更为优质的投行服务。

  调整组织架构、吸引人才以备战

针对全面注册制即将落地的情况,不少券商纷纷表示,将在组织架构、人才培养、数字化等方面做好准备工作。

国泰君安方面向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该公司投行将营造良好的“市场化”人才发展环境,继续优化组织架构:一是聚焦重点产业,锻造产业服务能力;同时,继续推动“区域 行业”向“行业 区域”转变。二是围绕客户多元化需求,加强平台建设,加强协同协作,及时满足客户需求,提升投行综合服务能力。三是加快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化的能力沉淀、客户沉淀、资源整合、业务协同、风险管控、提高效能等作用。

国海证券副总裁程明介绍称,该公司设立企业金融服务委员会,建立股权和固收大部管理体系,通过大投行平台,阶段性实现总部资源的调配管理和集中支持,有效支持业务团队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提升投行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方面,该公司积极引入高质量团队以及行业骨干人才,以适应注册制改革后对投行人才素质要求更高的资本市场。

广发证券相关人士向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该公司建立了“机构投资者画像库”,力争将最懂细分行业的投资者与企业高效联结,加强投行产品营销网络建设,提升投行产品销售能力,助力资本市场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同时,该公司已上线了一系列可有效支持投行业务的智能化系统工具,切实提高投行执业质量和效率,提升风险识别、防范和化解能力。

也有的券商表示,拟对大投行组织架构进行优化。五矿证券投行部人士称,在做大存量方面,着力提升存量业务团队动力、强化中后台统一管理,加大集约化管控力度;在特色化转型方面,重点围绕产业金融转型,提升产业客户服务力度,通过组织架构顶层设计,探索设置区域组和行业组,并率先成立矿产资源行业组,打造五矿特色品牌和核心竞争力。

如沐春夏秋冬:

#2022基金四季报解读#@今日话题

前言:近期公募基金公布4季度报告,正好我们验证下机构资金在4季度的调整是否对2023年的投资能够提供可参考的思路。

正文:

本文会侧重于权益类公募基金的讨论,目的在于通过基金22年q4的布局,与23年市场一致预期作对比,寻找可能的“预期差”。对于固定收益类基金以及fof、另类投资策略基金将不做特别重点讨论。文章主要分5个部分对公募基金q4报告进行解读:1、对q4各类基金的资产净值变动、增幅做个简要概述;2、权益类基金仓位变动情况及特征;3、权益类基金调仓方向分析;4、通过q4公募基金调仓方向/特征与q1市场一致预期进行比对;5、公募基金q4报告的其他特征。

一、整体概述

首先从大类基金全年规模变动情况看,全年基金整体规模增长3%。其中,reits全年114%的增幅大幅跑赢其他类别,但这与其资产整体占比只有0.3%以及品类正在推广期有较大关系。除reits外,增幅最大的基金类别为qdii基金,虽然资产占比只有1.14%,但18.93%的全年增长以及19.51%的季度环比增长都显示qdii基金目前受到的关注度很高。资产占比较大的4个基金大类中,只有混合型基金全年负增长(-9.91%),其余类别都有一定涨幅。

但值得注意的是,22年q4债券市场出现历史级别的调整,因此整体债券基金规模较q3缩减6394亿元,短期纯债基金受影响较大(环比-31%)。

在细分类型基金中,全年增幅最大的细分品类为债券型fof基金(424%),但同样的其整体资产占比只有0.02%,基数较小;而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虽q4经历大幅波动,但全年整体规模依然同比增长177%

其次,2022年全年业绩情况看,商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权益类基金。

大类基金产品中,商品型基金和国际(qdii)另类投资基金年度累计收益的中位数水平分别为8.62%、5.98%,在各类型中表现最好;其次是债券类基金,除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以及可转债基金收益中位数为负外,其余类型的债券型基金收益多分布在2-4%的区间。

同期,权益类基金皆回撤显著。偏股混合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被动指数型基金、国际(qdii)混合型基金的年度收益表现相对靠后,2022年累计收益的中位数分别为-21.38%、-20.65%、-20.17%、-19.10%。

二、权益型基金产品仓位/持仓变化概述

从下图可以较清楚的看出,22年q4权益类基金产品的仓位整体在上升,上升幅度主要由灵活配置型基金的a股仓位贡献。根据wind数据,截至22年q4,主动权益基金的平均仓位水平为 86.42%,处于2010年以来的较高历史百分位水平(98.10%),较22年q3仓位上升1.80%。

既然22年q4权益类基金增配,那么再来看看调仓方向,同时对比q4基金仓位变化与23年策略的异同。

首先,由下图可看,从行业角度主要的增配在医药、计算机、建材、金融、消费几个板块。另外,2022q4 重仓股分散度继续提升,重仓股数目较上期增加239只,重仓股市值占比下降 1.66%。

另外,对比22年q4权益基金增配的5个板块,与23年市场一致性预期重合度很高。在前文行业“23年行业基金怎么选”中我们曾做过市场一致预期的整理,其中对于计算机、建材、消费三个板块的23年投资预期与基金的22年q4增配方向高度一致;分歧点在于房地产以及金融,22年q4房地产投了反对票但市场一致预期对于地产有较高的期待,这点可以视作一个预期差;而金融板块在22年q4获得了基金的投票,但在23年一致预期中并未被显著提及,因此对于该板块的波动预计需要更注意。

三、其他特点?

根据民生证券的总结数据,前一季度业绩较差的基金有更高的概率出现业绩分化。这一理论一定程度上符合震荡市场的特点之一,即热点轮动相对较快。

现阶段市场对2023年的一致预期仍未有变得更乐观,因此判断市场整体仍出现震荡走势的概率依然较大,那么上述特点也可作为23年q1短期基金配置判断的依据之一。

注:民生证券将每一期主动偏股基金单季度业绩划分10组,p1-p10,p1最差p10最好。

小结:

以上是本人针对22年q4公募基金报告数据做出的简要点评,分析并没有很深入更多是尝试寻找一些预期差。全文更多是帮助自己复盘22年公募基金的变化以及通过q4基金的变化为自己投资判断提供思路,希望看完文章的朋友可以一起讨论,谢谢。

引用:

《国海证券—-公募基金2022年四季报全景解析》

《信达证券—-公募基金 2022q4 季报分析》

格隆汇专栏:一凌策略研究 《“迷雾”中探路 —— 2022q4基金持仓深度分析》

券商中国:

全面注册制改革已经启动,投行开始忙碌起来了。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采访获悉,证监会发布有关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主要制度规则公开征求意见稿后,投行内部都在通过不同形式加强学习,也有投行在公司内部征求反馈意见。

项目梳理同步进行。有的投行团队近日以来梳理在手主板项目,对项目进度、申报和审核进度等全面把握。正式稿落地后,正在执行项目需要根据新规对招股材料等做出调整。有投行称,部分规则的变化对公司现有储备项目形成一定影响,短期内需要快速反应梳理现有项目,降低制度变更对现有业务的影响。

ipo企业也对规则重点和相关进展十分关心。有投行表示,征求意见稿出来之后,不少主板客户纷纷向投行咨询上市条件的问题,投行在第一时间答复客户疑问。

为抢抓全面注册制的机遇,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多家券商全面发力,在组织架构调整、人才引进等方面做好准备工作。

第一时间答复客户主板问题咨询

随着全面注册制即将实施,投行内部开始动员起来了。

“我们现在是投行内部在学习相关的文件规定细则,先自学,然后再开会统一讨论学习。目前我们投行分管保荐业务的领导也在准备相关的材料,后续会给整个公司做宣讲培训。全面注册制下,投行业务已经不单单是投行的事,会涉及很多部门的协同。”某大型券商投行人士向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

另有投行人士称,目前该公司内部在征集反馈意见,已形成多条修订建议。

“征求意见稿发布后,我们同事快速解读要点。周五(10日)我们内部开会,一是集体学习规则,二是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会上领导动员大家,强调要抓住全面注册制机遇。”华南一家中型券商投行人士告诉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

另有券商表示近期收到客户咨询。海通证券相关投行人士表示,全面注册制的消息出来以后,主板上市条件有所变化,很多客户在第一时间来咨询政策的变化,了解是否符合注册制上市条件。

该人士谈到,这次征求意见稿中对各板块定位有了较明确的划分,不同板块各有侧重,公司会结合不同企业的业务特征、财务水平,以及客户自身的融资需求等各方面因素,给他们提供一个全面、专业的建议。

投行纷纷全面梳理储备项目

本次改革,证监会对全面注册制做出了过渡期安排。在审核流程上,证监会针对目前主板拟申报、已受理、在审、过会、已获批文等各阶段的项目,给出了过渡期审核指引,企业可以结合自身需要进行合理安排。在上市条件上,证监会对申报主板企业的财务指标要求做了新老划断,对于征求意见稿发布前已申报但不符合注册制财务条件的,可适用原核准制财务条件,但其他方面仍须符合注册制发行上市条件。

深圳一名保代关注其手上的在审主板项目情况,“从进度来看,我们这个项目之后很有可能要平移到交易所审核。”他认为接下来团队要按照注册制要求准备材料。“核准制和注册制的审核关注点很不一样,注册制强调信息披露,我们现在要加紧补充材料。”

“总体上,由于注册制上市条件相比核准制下更具包容性,正在执行项目受影响较小。正式稿落地后,正在执行的项目需要根据新规对招股材料等做出调整。”海通证券方面向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

“目前,公司投行团队正在梳理在手主板项目,对项目进度、申报和审核进度等全面把握。”五矿证券投行部人士在接受证券时报·券商中国采访时称。

国金证券副总裁、国金证券上海证券承销保荐分公司总经理任鹏向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称,主板业务一直是国金证券较为重视的板块,针对全面注册制带来的实际业务情况变化,该公司将针对主板板块定位的明晰和调整、上市条件的优化,全面梳理现有储备项目,并对未来主板项目拓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部分规则的变化对公司现有储备项目形成一定的影响,短期内需要快速反应梳理现有项目,降低制度变更对现有业务的影响。

“截至2023年1月底,主板ipo已储备二十余家,公司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行业与区域布局,积极扩大储备粮仓,不断提高项目质量和内控水平。”申万宏源承销保荐副总经理王明希称。

民生证券副总裁王学春向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民生证券一贯重视主板业务的开拓,目前在审主板项目13家,其中上海主板项目7个,深圳主板项目6个。全面注册制的实施,也明确了主板、科创板和创业板的板块定位,民生证券将大力开发大盘优质蓝筹,推荐到主板上市。

中信建投方面表示,该公司沪深主板在审项目数量位居行业前列,储备项目较为充足。随着全面注册制的实施,公司将继续以沪深主板为依托,发挥国有控股投行的优势,持续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优化业务协同,为大盘蓝筹企业提供更为优质的投行服务。

调整组织架构、吸引人才以备战

针对全面注册制即将落地的情况,不少券商纷纷表示,将在组织架构、人才培养、数字化等方面做好准备工作。

国泰君安方面向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该公司投行将营造良好的“市场化”人才发展环境,继续优化组织架构:一是聚焦重点产业,锻造产业服务能力;同时,继续推动“区域 行业”向“行业 区域”转变。二是围绕客户多元化需求,加强平台建设,加强协同协作,及时满足客户需求,提升投行综合服务能力。三是加快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化的能力沉淀、客户沉淀、资源整合、业务协同、风险管控、提高效能等作用。

国海证券副总裁程明介绍称,该公司设立企业金融服务委员会,建立股权和固收大部管理体系,通过大投行平台,阶段性实现总部资源的调配管理和集中支持,有效支持业务团队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提升投行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方面,该公司积极引入高质量团队以及行业骨干人才,以适应注册制改革后对投行人才素质要求更高的资本市场。

广发证券相关人士向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该公司建立了“机构投资者画像库”,力争将最懂细分行业的投资者与企业高效联结,加强投行产品营销网络建设,提升投行产品销售能力,助力资本市场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同时,该公司已上线了一系列可有效支持投行业务的智能化系统工具,切实提高投行执业质量和效率,提升风险识别、防范和化解能力。

也有的券商表示,拟对大投行组织架构进行优化。五矿证券投行部人士称,在做大存量方面,着力提升存量业务团队动力、强化中后台统一管理,加大集约化管控力度;在特色化转型方面,重点围绕产业金融转型,提升产业客户服务力度,通过组织架构顶层设计,探索设置区域组和行业组,并率先成立矿产资源行业组,打造五矿特色品牌和核心竞争力。

责编:桂衍民

校对:李凌锋

百万用户都在看

湖南疾控重磅通知!香港大消息,将撤销广深港高铁票限制!美国突发:两架客机相撞,一架满载乘客

周末影响一周市场的十大消息(新股 点评)

湖南疾控重磅通知!香港大消息,将撤销广深港高铁票限制!美国突发:两架客机相撞,一架满载乘客

警惕!香港新增1例猴痘病例!中疾控最新通报!北京将开展人群血清抗体调查,啥情况?多地疾控提醒这一病毒

深夜暴跌!巨头一夜狂泻6500亿,什么情况?美国散户疯狂抄底,嗅到了什么?华尔街最新警告!这国央行惊人行动

重磅!全面注册制来了,中概股全线大涨!ipo会不会暴增?市场影响多大?券商增量收入几何?看最新解读

7x24快讯:

【国海证券:轻指数重个股,可适当逢低关注】国海证券指出,整体来看,昨日市场情绪相对低迷,短期指数走势均不理想,不过这更多是受到权重板块杀跌的影响,市场结构性赚钱效应依旧存在。因此当下建议可轻指数重个股,在控制好仓位的情况下可适当关注优质赛道的低位布局机会。

福往福来的成长之路:

近年全球poe消费量稳步提升,从2017年的104万吨增至2021年的136万吨,年均复合增速达6.9%;同期,国内poe消费量从2017年的22.1万吨增至2021年的63.5万吨,年均复合增速达30%。由于具备低水气透过率、高强度等性能,叠加光伏装机量高增,光伏领域poe需求快速增长;同时,受益于汽车轻量化发展,车用改性塑料对poe需求稳步提升,据测算2022-2025年poe全球需求有望达151、169、191和215万吨,年均复合增速达12.1%。

而从供给端看,我国poe行业严重依赖进口,国产化进程正在突破,随着海外新增产能不足,国内产业化装置落地预计2024年及之后,poe供需有望长期趋紧。

沿着上述poe产业整体趋势,我们对poe进行全面分析。poe性能有哪些优势?我国市场现状如何?poe生产有哪些壁垒?具体的产业供需格局怎样?我国poe产业国产化进程如何?产业链上下游及相关企业情况怎样?以下我们就聚焦这些问题,依次为大家解析。

01

poe概述

1、poe:性能优异的最新一代热塑性弹性体,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poe是一种典型的高端聚烯烃弹性体,由乙烯或丙烯为主要聚合单元,以α-烯烃(以4~8个碳的α-烯烃为主,如1-丁烯、1-己烯、1-辛烯)为共聚单体进行聚合得到。由于poe分子链中共聚单体含量高、密度低,聚合物链由结晶性树脂相和无定型橡胶相组成,因而该材料既具有橡胶的高弹性,又具有热塑性树脂的可塑性,易加工成型。同时,poe分子链由非极性的饱和单键组成,无极性基团,故具有优良的耐水蒸气性、耐老化性、耐腐蚀性及耐热性。

poe特殊的形态结构赋予其特殊的性能,使其具有广泛的用途。poe可以直接共混改性pe和pp,也可以接枝后共混改性聚酯(pt)和聚酰胺(pa),还可和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共混进行发泡。此外,poe也可作为单一材料使用。

2、作为未来高端聚烯烃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聚烯烃弹性体广受关注

聚烯烃类弹性体(poe)是由乙烯与丙烯或其他α-烯烃共聚而成的一类聚烯烃材料,与聚烯烃塑料相比,其分子链内共聚单体的含量更高,密度更低,是未来聚烯烃高端化发展的重要产品类型之一,国内外都对这一研究领域抱有极大的关注。

目前,聚烯烃类弹性体主要有乙丙共聚物和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两大类,其中乙丙共聚物弹性体包括二元乙丙橡胶(epm)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两种,乙烯/α-烯烃共聚物弹性体则主要有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poe)和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obc)两种。

02

行业现状

1、我国聚烯烃行业存在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2022年8月,我国聚乙烯的产能约2846万吨,占全球聚乙烯总产能的20%,聚丙烯粒料产能约3457万吨,聚丙烯粉料产能663万吨,合计约占全球聚丙烯总产能的38%。2022以来,国内共有32套聚乙烯装置处于投产或在建状态,涉及产能达1200万吨;此外,2022年国内共有23套计划投产的聚丙烯新装置,设计产能近900万吨。

当前我国聚烯烃产品以中低端通用料为主,同质化严重,高端产品严重依赖进口。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高端聚烯烃总产量为500万吨左右,消费量达到1140万吨,自给率仅为44%。其中茂金属聚乙烯(mpe)自给率为28%,辛烯共聚聚乙烯自给率9%,poe弹性体、evoh甚至未实现工业化生产,高端产品的国产化替代任重道远。

2、poe行业供给高度集中,海外巨头凭借高技术壁垒垄断市场

全球poe总产能约107万吨,主要生产商包括陶氏化学、埃克森美孚、北欧化工、三井化学、lg化学、sk集团和沙特sabic等,其中陶氏化学产能达46万吨,约占总产能的43%,行业供给高度集中。

由于国外对poe生产催化剂进行了专利保护,且对于poe及其重要原料高碳α-烯烃(c8及以上线性α-烯烃)生产工艺技术进行严密封锁、限制转让,我国目前还未实现poe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国内的poe市场需求仍需要进口。

3、国内poe需求增长较快,光伏组件升级换代推动产业发展

根据隆众资讯统计:我国2010年poe消费量为0万吨,2019年达45万吨,预计未来年均消费增速10%以上。若据此推算,预计到2023年我国poe消费量将达到66万吨,2025年我国poe消费量将达到80万吨。

当前poe的下游消费领域较为集中,汽车行业消费占比较大。此外,聚合物改性、电线电缆也分别占比19%和9%。随着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poe在轻量化、高端化方面的应用受到重视,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

随着国内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双面双玻组件市场接受度逐年提高。poe胶膜由于具备高阻水性和高抗pid性等优势,已成为双玻组件主流选择,而随着双玻组件渗透率的提升,国内对于poe的技术研究以及市场需求将迈入全新阶段。

4、光伏产业带来需求增量,供不应求导致国内poe价格大涨

poe作为纯依赖进口的产品,进口价格高,随着我国光伏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封装材料的不断升级优化,市场对于poe胶膜的需求大幅增加,poe价格仍有上涨空间。截至2022年8月10日,lg化学的lc175产品在华东市场售价为25600元/吨,较年初上涨22%;三井化学的df810产品在华东市场的售价为27000元/吨,较年初上涨20%。

03

生产壁垒

poe诞生近30年时间,国内至今未实现工业化生产,从产业和技术角度主要有三方面的瓶颈限制。其一,α-烯烃的供应,尤其是主流poe产品使用的1-辛烯的供应不足;其二,先进催化剂体系的研究滞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另外,缺少对poe生产必须的高温溶液聚合工艺的实践探索,也是我国poe尚未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一大原因。

1、α-烯烃的供应

c4~c8是α-烯烃是主流种类,与乙烯共聚是其主流应用。α-烯烃是指在分子链端部有双键的单烯烃,也称线性α-烯烃(linearalphaolefin,lao)。常温下c2~c4烯烃为气体;c5~c18为易挥发液体;c19以上为蜡状固体。有广泛工业用途的是碳数范围为c4~c18的直链α-烯烃。其中应用最广的是c4、c6和c8。2016年全球α-烯烃需求540万吨,至2021年增长至650万吨,年均增速3.7%。主要需求包括作为共聚单体与乙烯聚合合成lldpe/hdpe/poe/pop等聚烯烃材料、直接聚合成聚1-丁烯、生产润滑油基础油、表面活性剂、油田化学品等。

1-丁烯、1-己烯和1-辛烯作为与乙烯共聚生产hdpe、lldpe以及poe的共聚单体,以提高产品抗撕裂和拉伸强度,该领域的需求占α-烯烃总消费量的57%,这构成了α-烯烃需求的主体。从供应格局来看,1-丁烯大约占42%,是规模占主导优势的种类,1-己烯约占19%,1-辛烯约占13%。

lldpe主导了c4-c8α-烯烃的需求。具体到短链α-烯烃(c4~c8)全球2016年的需求量大约360万吨,到2021年增长至约440万吨,ihs预测至2025年增长至约530万吨。在全球短链α-烯烃需求中lldpe约占300万吨,即68%。lldpe主要应用于薄膜和包装,对lldpe而言,所用的共聚α-烯烃链长越长,其力学性能越好,越有利于制品减薄。lldpe对共聚单体的选择由原料的可获得性、价格、技术水平等因素综合决定。目前用于lldpe的共聚α-烯烃主要是1-丁烯和1-己烯。lldpe生产中1-丁烯或1-己烯共聚比例约在3%-10%。在美国和西欧,lldpe主要用1-己烯作为共聚单体,在亚洲和中东95%~99%的lldpe采用1-丁烯作为共聚单体。hdpe生产中使用α-烯烃作为共聚单体需求较少,hdpe对共聚α-烯烃的消耗量约占hdpe产量的1-2%,且主要使用1-丁烯、1-己烯。据估算全球2021年hdpe对α-烯烃的消费量约70万吨。

poe对α-烯烃的需求大约在40万吨,主要种类是c8。poe/pop对α-烯烃需求约在40万吨。poe和pop生产过程中主要将1-辛烯作为共聚单体,一些厂家也将1-丁烯作为共聚单体。与lldpe不同之处在于,poe对α-烯烃的需求比例非常高,poe/pop消耗了大约全球1-辛烯的36%。近年来poe成为1-辛烯需求增长的主要来源。

乙烯选择性齐聚是α-烯烃生产的主要工艺路线。应用最广泛的商业化的乙烯齐聚生产α-烯烃的技术分为非选择性齐聚和选择性齐聚。非选择性齐聚生产全分布α-烯烃(即c4~c20 各组分均大量存在)主要有3种技术:cp chem工艺、ineos ethyl工艺、shell shop工艺。各家的技术路线及催化剂的选择决定α-烯烃混合产物的组分分布不尽相同,一般油品供应商会以综合方案消耗所产出产品。选择性齐聚产品一般c4-c8组分比重很高。选择性齐聚工艺中1-丁烯的工艺包括honeywell uop、axens等;拥有1-己烯选择性齐聚技术路线包括phillip、axens、cbi lummus、sasol等,国内燕山石化独山子石化等企业也建有1-己烯装置。拥有1-辛烯选择性齐聚工业化技术的目前只有sasol和dow。工业上,用于poe生产的1-己烯、1-辛烯等的生产主要是采用乙烯选择性齐聚的方法。

国内1-丁烯供应相对充沛,1-辛烯工业化刚起步。在1-丁烯方面,国内合计有33家企业合计约88万吨/年产能,主要来源是乙烯装置及炼厂催化裂解装置副产c4馏分和乙烯二聚工艺。预计到2025年,国内1–丁烯产能将达120万吨。在1-己烯方面国内有少量产能,乙烯三聚法生产的1–己烯在纯度、产率等方面比较可靠,国外的技术主要是由chevron phillips公司开发,国内是由中国石化于2007年实现工业化,为国内1–己烯产品的主要生产工艺,国产1–己烯全部用于pe生产。国内1-辛烯工业化生产长期处于空白,乙烯四聚工艺技术较先进,生产的1–辛烯产品含量在66%以上。国内多家企业正在对乙烯四聚工艺进行研究开发。2022年3月宁煤8000吨/年α-烯烃中试装置投产。

总体来看,国内在1-丁烯的供应方面既不存在技术问题,也不存在产能问题;在1-己烯方面不存在技术问题,但供应能力较小;在1-辛烯的工业化方面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而1-辛烯是poe的主流路线,中国poe长期未发展起来,与c8资源相对短缺、相关企业难以基于1-辛烯进行产品开发和产业布局有较强的关系。

2、催化剂的开发

催化剂是烯烃配位聚合技术的核心。早期的乙丙橡胶弹性体通过传统的z-n催化剂制备,目前乙烯/α-烯烃共聚物弹性体的工业生产用催化剂种类,已拓展至单活性中心的茂金属催化剂和新型后茂金属催化剂。在乙烯/α-烯烃共聚物弹性体工业化生产中,催化剂的耐热性、共聚活性、共单体插入能力、共聚物分子量大小及分布对催化剂的选择都具有重要影响。

z-n催化剂无法有效提高共聚单体的含量和控制分子量分布。上世纪50年代,ziegler率先利用ticl4-alet3催化体系合成hdpe,随后natta将ticl3-alet2cl催化体系应用于等规立构聚丙烯的制备,从而开创了ziegler-natta催化剂。dupont公司最早开发了适用于溶液聚合的z-n催化剂。该催化体系可以与乙烯生产c3~c12的α-烯烃共聚物,但密度只能做到0.915g/cm3。90年代nova、dsm等公司针对dupont溶液型z-n体系催化剂进行了改进,乙烯单程转化率提升到90%,产品密度降低到0.905g/cm3。整体而言,传统z-n催化剂由于自身的多活性中心特点,每种活性中心都有不同的聚合动力学特征以及不同的立构选择性,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和化学组成分布均较宽,共单体的插入能力有限。

α-烯烃的聚合活性远低于乙烯,提高共聚含量和规整性极度依赖催化剂。乙烯与α-烯烃结构相似,其配位聚合机理也类似。但由于取代基的存在,α-烯烃的聚合比乙烯更复杂。特别是高碳数α-烯烃,取代基会导致单体位阻增加,与催化剂活性中心配位和插入时需要更大的空间,而且聚合活性通常较乙烯低。随着α-烯烃链长的增加,聚合活性下降。丙烯聚合活性是乙烯的1%~20%,1-丁烯聚合活性是丙烯的10%~33%。此外,由于α-烯烃的不对称性,存在空间选择性。α-烯烃插入方式不同会导致聚合物的性能差异。这些都是催化剂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茂金属催化剂解决了“活性”和“可控”的难题。茂金属催化剂由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组成,主催化剂是过渡金属原子与含有茂环(环戊二烯)的官能团配位形成的有机金属络合物。茂金属催化剂的迅速发展得力于kaminsky等人在1980年发明甲基铝氧烷(mao)助催化剂,该助催化剂为烷基铝的水解产物,与主催化剂组合显现出超高的乙烯聚合活性。与z-n催化剂相比,茂金属催化剂在聚烯烃材料开发上的优势主要有:高聚合活性、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均匀得共聚物组成分布、优异的共聚合性能、可耐受的共单体种类广。茂金属催化剂根据配体结构,可分为非桥联双茂金属、桥联双茂金属、桥联半茂金属(含cgc)、非桥联半茂金属。

陶氏化学的桥联半茂金属cgc打开了poe的大门。上世纪80年代dow和exxon公司几乎同时注册了桥联半茂金属催化剂专利。这种茂金属结构中含有一个茂环或取代茂环,通过一个桥基官能团与另一个杂碳原子基团连接。桥联单茂金属催化剂热稳定性好,在高温下共聚性能优异,特别适合高温溶液法生产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弹性体poe。由于此类催化剂共聚性能好,产品具有长支链结构,大大提高了poe产品的熔体强度和加工流变性能。dow公司stevens等人又将此类催化剂称之为限定几何构型催化剂(constrained geometry catalyst:cgc)。桥联半茂催化剂的配体结构设计比双茂金属更多样化,可实现对聚合产物结构的精确调控。目前为止这类催化剂仍然是poe生产所使用的主要种类。

多家日韩企业也在桥联半茂金属催化剂取得进展。exxon公司1988年即注册了茂金属催化剂专利,涵盖了非桥联双茂和桥联双茂金属催化剂,在茂金属配体中引入桥基官能团将上下两个茂环连接,并通过变换茂环上的取代基结构,实现较好的聚合活性控制、产物分子量大小和分布控制以及对α-烯烃的立体选择性控制,为高α-烯烃插入量聚烯烃弹性体的工业合成奠定了基础。在dow和exxon之后,其他公司也注册了可制备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弹性体的桥联半茂金属催化剂专利,但真正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很少。韩国lg化学将桥联半茂金属催化剂中氮原子桥联基团改为苯基桥联,获得了很好的催化效果,其结构与dow的cgc极其相似,并于2009年成功开发了乙烯/1-辛烯无规共聚poe。日本住友合成了一种芳氧杂原子桥联的半茂金属催化剂,其热稳定性好,能在200℃以上的高温下保持高的催化活性、好的共单体插入能力。三井采用负载型双茂金属催化剂通过淤浆法或气相法得到密度0.88~095g/cm3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产品。相对于溶液法生产的poe产品,三井生产的poe产品共单体插入量较低,强度大,但弹性和韧性相对差,透明性差,总体性能不如溶液法生产的poe。

3、聚合工艺开发

高温溶液聚合是poe难以绕开的工艺路线选择。目前poe生产的主流工艺均采用了高温连续溶液法,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弹性体难以以粒状在流化床反应器或淤浆反应器中流动,实现非均相聚合;第二,poe低熔点,其结晶区的聚合产物容易被溶剂溶胀而结团、粘连,进而使聚合反应无法继续进行下去。我国一些石化企业曾尝试在现有的乙丙橡胶装置上进行poe生产,但乙丙橡胶多采用钒系催化剂,聚合温度只有约70℃,该催化剂不具备与1-己烯、1-辛烯烃等α-烯烃良好的共聚能力,改用共聚能力良好的催化剂,并在高温下进行聚合,装置压力会远远超过现有乙丙聚合反应器所能承受的能力,此类尝试以失败告终。因此poe聚合需要在聚合物熔点以上的温度进行均相溶液聚合。

poe现有多种溶液聚合工艺。目前,知名的乙烯/α-烯烃溶液聚合生产工艺有加拿大nova chemicals的sclairtech中压溶液聚合工艺、美国exxon mobil的绝热连续溶液聚合工艺、dow chemical的连续环管溶液聚合工艺。此外北欧化工、basf、利安德巴塞尔、dsm、三井化学、住友化学、东曹集团、lg化学、sk化工等公司都有烯烃高温溶液聚合的催化剂专利。其中用于poe生产最主流的是陶氏的insitetm工艺和exxon的exxpoltm工艺。

exxon最早将茂金属催化剂成功用于溶液聚合。exxon公司最早开发了绝热连续溶液聚合工艺。该工艺核心为连续搅拌釜反应器(cstr)。该工艺采用lcst液相分离法,充分利用反应釜内聚合放出的热量和溶剂带走的热量,并且不需要额外的热量进行固液分离,节约了能耗,因而被称为绝热连续溶液聚合技术。该工艺采用高活性单活性中心催化剂,以c4~c10混合烷烃作溶剂,以c3~c10α-烯烃作为共单体,以氢气作为分子量调节剂,既可以生产聚乙烯塑性体,也可以生产聚乙烯弹性体,还可以生产丙烯、苯乙烯类共聚物。通过该工艺生产的产品密度介于0.85~0.93g/cm3之间。聚合物熔指在0.01~100g/10min之间,分子量分布指数小于3.0。该工艺在共单体的回收管道上安装多个共单体储罐,可以分别存储不同的共单体,因而允许生产过程中产品在epr、epdm与poe之间快速方便地切换。

dow环管溶液聚合工艺。陶氏利用其cgc催化剂技术,在传统烯烃淤浆环管聚合工艺基础上开发出了乙烯溶液环管聚合工艺。该工艺温度控制在聚合物熔点以上,通常管内聚合温度>100℃,压力控制在3.1~4.1mpa。该溶液环管工艺采用茂金属催化剂,以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作为溶剂,特别适合使用isopar e作溶剂,使用于生产乙烯、丙烯、苯乙烯类共聚物、包括hdpe、lldpe、poe、epr、epdm、乙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等。特别适合放热量高的乙烯聚合反应。乙烯单程转换率90%以上,相比于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工艺,该溶液环管工艺最大的优点是传热效率高。由于传热效率高,反应温度的控制不再影响到聚合物浓度。高传热效率可使聚合浓度做到26%。制备聚乙烯弹性体分子量可以在1~100万之间任意调控,最佳值在6~50万,分子量分布介于1.5~15,最佳值2.0~6.0,密度可在0.855~0.895g/cm3之间任意调控。

04

产业供需格局

1、poe的供应格局:目前全部来自海外进口

(1)全球供需概况

目前已有包括陶氏化学、exxon、三井、sabic-sk、lg化学等公司实现了poe的工业化生产。从历史上看有三个产能建设高峰,第一个是1990年代初,陶氏和exxon率先开发出相关产品,陶氏在德州以及exxon在路易斯安娜等地的首套poe装置投产,初期主要生产塑性体和弹性体产品。第二个产能建设高峰主要集中在2000-2005年左右,陶氏和exxon为满足市场需求先后扩产或新建工厂,此外,三井新加坡装置也在这一时期投产,这一时期poe产能迅速扩张。伴随着全球汽车工业中epdm产品被性能更优异的poe全面替代展开。第三个产能建设高峰发生在2015年前后,主要集中在韩国的装置顺利投产。

2021年全世界范围内广义的poe产能(包括丙烯基弹性体等)约在200万吨,更侧重于乙烯基弹性体的狭义poe产能约158万吨。且一般而言poe生产装置往往与茂金属lldpe等溶液聚乙烯产品装置共线,相当一部分装置并非全部产能专产poe弹性体。

从供应结构来看,陶氏:2021年陶氏在全球产能占比达48%,一直以来居于主导地位。韩系:2015年以来韩国产能扩张较快,lg、sabic/sk等企业产能份额快速提升,并有进一步扩产计划。exxon虽有乙烯基弹性体产品,但近年来逐渐转向生产丙烯基弹性体产品。三井新加坡装置:三井位于新加坡装置自2005年投产以来,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工作较多,其tafma系类产品涵盖了epdm和poe、pop在内的多系列产品,但产能新增方面相对较为保守。

从区域来看,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poe相关产品生产中心,2021年东亚地区在全球poe产能中占比已达54%。这些国家产能在很大程度上均面向中国释放。

从全球需求总量来看,截至2021年全球poe类产品需求总量约在136万吨。2018-2021平均增速约在7%。从需求结构来看,近5年发生着显著的变化。2018年全球需求中汽车超过50%。但2018年以后,汽车领域需求逐年下降,至2021年下降至38%左右。从需求国家来看,传统上日本和北美各占poe总需求的1/3左右,这二者是主要的消费区域,其次为欧洲。但2017年以后中国需求量逐年大幅攀升,2021年在全球需求占比已超过45%。上述变化一方面是由于在2020-2021年期间全球汽车产量受疫情以及芯片等问题影响产量出现明显下滑,另一方面,近2年以来在光伏胶膜以及线缆、鞋材等非汽车领域出现了快速增长,产品渗透率也在提升,且中国这些领域均占有主导地位,2021年中国在光伏组建全球产量占比超80%,鞋材占比超过50%,汽车产量全球占比32%,这一趋势在未来一段时间或将持续。

(2)中国供应概况

由于国内没有poe的生产能力,中国消费poe全部来自于海外进口。主要基于2017-2022上半年除lldpe之外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进口数据进行分析。中国poe的供应有如下特点和趋势:

2017-2022年poe需求先增量,后涨价。2017年至2022年间国内poe的需求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2017-2020年poe进口量快速提升,2021-2022年间poe进口量增速放缓,但价格迅速拉涨。2017年进口量约22.4万吨,2017~2020年间进口量逐年快速提升至2020年的58.9万吨,cagr高达27.3%。但2020年以后进口量增速相对放缓,2021年进口量64万吨,2022年上半年进口量33万吨。但同期2021-2022年上半年期间进口价格快速上涨,从2021年1月的约14000元/吨,上涨至2022年6月的约24600元/吨。两个阶段的变化均反映了国内需求的迅猛增长,2021年-2022年上半年阶段的价格迅速上涨则反映出海外供应产能的短缺,对中国市场的供应不足。

韩国货源占比显著提升,新加坡货源占比下滑。从历年进口数据可以发现,韩国货源所占比重从2017年的约20.8%,逐渐提升到2021年的36.7%。主要得益于2015年前后韩国两套装置投产释放产能。2019年韩国超过泰国成为最大的进口来源国。而位于新加坡的产能对中国供应的比重从2017年的约21%下降至2021年的8%。

陶氏份额持续保持领先,韩国企业份额提升。分公司来看也能观察到类似现象,韩国企业所占份额提升明显。但美国企业(主要是dow)则基本上保持了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水平。

2、poe的需求格局:从汽车驱动到光伏驱动

(1)需求概况

2021年全球poe消费量约136万吨,其中汽车需求消费占比约38%,光伏需求消费占比约24%,2019-2021增速约6.6%。从历史数据来看,2007年全球消费量40万吨,2015年增加至75万吨,这一时期主要得益于汽车产量的快速增加。

2021年中国poe消费量约64万吨,其中光伏领域反超汽车市场,成为最大单一市场。2021年光伏占国内poe需求比列为40%,汽车市场退居第二,占比为26%。而在2021年之前,汽车一直是poe国内最大的需求市场,以2017年为例,全年22万吨需求中,汽车领域需求占比达65%。在鞋材、线缆等领域的需求增长相对平稳。

(2)汽车领域

poe在汽车中主要用于pp增韧。pp是性价比极高、综合性能优良的高分子材料,是在汽车中使用最多的塑料。根据卓创资讯和前瞻经济学人等机构数据,2021年平均单车用量58-78kg,汽车中包括前后保险杠、门板、仪表台、座椅等大量零部件均使用pp作为基材。但pp材料也存在收缩率大、低温脆性等缺点,导致其耐冲击性能差,制品易变形。在汽车工业中部分零部件通过将pp与弹性体共混改性后应用。汽车上早期主要使用epdm作为对pp共混改性的弹性体,poe发明以后,由于其性能与epdm相比具有耐老化、高冲击弹性、高硬度、高强度和高耐磨性等优势,poe逐渐全面替代epdm在汽车中的应用。在汽车领域应用的poe一般要求流动性、冲击改善性好,密度要求在0.860g/cm3左右,熔指要求在1.0~30g/(10min)。根据零部件部位不同,poe添加份数一般在8%~20%之间,单车poe用量平均在5-7kg左右。

poe在汽车行业需求有待修复。从2020和2021年需求情况来看,受到芯片供应和疫情影响,全球和国内的汽车产量均有所下滑。叠加2021年以来poe价格因供应不足持续上涨,导致poe在汽车领域的消费量有所下滑。但预期随着汽车行业产量的恢复以及poe新产能投放后价格回落,poe在汽车行业的需求会逐渐修复。

(3)光伏领域

poe胶膜与eva胶膜相比性能优势明显。poe胶膜应用虽然于晚于eva胶膜,但其性能在多体积电阻率、水汽透过率、耐老化性能、电势诱导衰减(pid)性能均优于eva。根据cpia的预测,未来几年,透明eva及白色eva胶膜市场占比将下滑,而poe和epe胶膜市场份额将明显提高。

poe是非常有前景的光伏胶膜材料。总体来看,未来几年poe粒子在胶膜粒子中的应用占比有扩大趋势。其原因有二,一是电池转化效率要求进一步提升,n型电池的理论转化率上线比p型电池更高,n型电池pid效应在受光面更敏感;二来电池功率不断增大,使得组件发热量增大、温度升高,对封装材料的耐热和耐老化性能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上述产业变革趋势都有利于poe需求的增长。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中国光伏组件产量已经达182gw,目前poe及共挤epe胶膜的市场渗透率已经在27%-30%之间,截至2021年国内光伏胶膜poe需求在25-30万吨。根据相关对2022-2025年光伏组件产量逐年增长至325gw的增速预期,按poe(含epe)的渗透率逐年提升至35%和45%两种情形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在保守情形下,国内poe胶膜需求将从2021年的26万吨左右增长至2025年的57万吨左右,在乐观情形下,poe胶膜需求量将达到73万吨左右。与2021年相比,poe在光伏市场需求增量分别为31万吨和47万吨。这意味着光伏领域2025年poe需求量分别是2021年需求的2.2倍和2.8倍。

(4)其他领域

除了汽车和光伏领域外,poe在包括鞋材发泡、防水卷材、热熔胶、线缆等领域也有着广泛应用。

poe在鞋材中:发泡改性eva增加穿着舒适感。poe发泡应用主要是对eva进行改性,eva共混poe发泡制作运动鞋中底。中底是运动鞋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提供稳定性、缓冲和回弹,吸收运动中产生的冲击力以提供保护,并带来比较温和的脚感。eva具有良好的柔软性、橡胶一样的弹性,是运动鞋中底广泛使用的材料。但eva鞋底行走一定里程后脚感会变硬,因为eva被反复踩踏后,泡沫中的空气被挤出,无法变回原来状态。poe本身可替代eva单独发泡作为运动鞋中底,但eva具有价格优势,poe更多作为eva的改性材料。eva共混poe发泡后的产品质量更轻,压缩回弹更好,触感良好,泡孔均匀细腻,撕裂强度高。sabic、dow和lg的多款poe牌号均可用于上述领域,用于各类运动鞋、凉鞋、拖鞋等。dow还将obc用于发泡鞋材,在安德玛等知名运动鞋品牌中应用。

poe在防水卷材:改善eva和hdpe的抗撕裂能力。eva防水卷材主要通过物理共混改性制备,将eva与一种或几种具有良好相容性的聚合物共混,加入抗氧剂、紫外光吸收剂等助剂制备而成。eva防水卷材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化学腐蚀、耐老化性能,且透明度高、柔韧性好、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铁路隧道、民用建筑等土建工程的防漏防渗。将poe添加入聚合体系,可使卷材具备良好的回弹性和柔韧性等。poe分子量分布窄,在分子结构中可形成交联点并构成三维网络状结构,使得卷材在受到撕裂作用时,起到缓冲和分散应力的作用,增强材料抵抗裂纹或裂口破坏的作用。poe加入到hdpe的防水卷材中,也可以起到类似的提升卷材抗撕裂强度的作用。

poe用于包装和热熔胶。poe还作为pp/pe等包装材料的添加组分,广泛用于食品包装、工业包装等领域。poe良好的低温热封性能、热粘着强度和回弹性能,可加宽热封窗口温度又能提升膜的抗撕裂性能。poe的使用比例在5%~20%不等。poe还可代替eva生产高档的热熔胶,产品无异味,低密度。

poe用于线缆。poe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耐臭氧、耐火、耐候、防老化等特性,交联效率高可代替eva、eea或epdm用于非pvc电缆护套料绝缘。poe硬度和强度的变化率低可代替eva或者与eva并用来生产无卤阻燃电缆料。

对尼龙和聚酯增韧改性。poe接枝后的应用,主要是对pa和聚酯类聚合物进行增韧改性。pa等线性聚合物的主链均由强极性的基团构成,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力学性能、耐磨性、耐化学药品性、热稳定性等性能,但是该类聚合物缺口敏感性强、抗冲击性能差,需要对其进行增韧,以满足各种应用需求。poe与pa共混,是改善该类聚合物冲击性能的有效手段。

(3)中国市场需求预测

基于对汽车、光伏以及其他领域增长预期,我们对中国未来几年poe需求增长情况进行了模拟预测。预计poe和epe在光伏行业的行业渗透率到2025年逐年提升至35%(保守)和45%(乐观)。同时其他各应用需求参考往年增速,保持在5%-10%之间。预计在光伏需求保守增长的情形下,2025年国内poe需求总量将增长至约98万吨/年,在光伏需求乐观增长的情形下,2025年国内poe需求将增长至115万吨。以上增长主要来自于光伏领域的贡献。

4、相关企业

(1)万华化学:综合性化工巨头,poe国产化积极推进

万华化学为我国综合性化工巨头,积极布局多元化新材料业务。公司主要以mdi为出发点,凭借优异的研发能力逐步拓展爱游戏全站app官网入口的业务范围,现已拥有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多业务板块。公司以一体化为发展理念,降低生产成本。公司积极布局新材料及新兴业务板块,维持高强度资本开支积极扩张,新项目投产有望带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公司把握双碳转型战略机遇,布局多元化新材料业务,在已有的膜材料、香精香料、日用化学品、可降解材料等新材料布局基础上,不断加码锂电材料、风电用环氧树脂、光伏用poe材料。

公司研发实力强劲,专利布局占据先机。从专利布局来看,公司近年来加大对高端聚烯烃的研发投入,涉及α-烯烃生产工艺、茂金属催化剂合成、poe生产工艺等全领域。公司在专利数量以及覆盖面上处于国内同行业的领先位置。

poe中试项目进展处于行业前列。万华化学中试项目于2021年9月完成,在研发-中试-工业放大的流程中,其可以进一步积累工艺摸索经验,其项目中试产品可进一步在下游光伏胶膜、汽车改性塑料等领域进行验证,从而根据反馈进一步提升工艺水平。根据万华电子招标投标交易网,万华化学乙烯二期项目在2022年9月开始乙烯裂解装置及相关配套工程施工总承包项目的招标工作,对于乙烯项目辅助工程、芳烃抽提等项目等稳步推进。其中乙烯裂解为后续poe合成提供乙烯原材料、α-烯烃生产及poe装置合成项目做准备,为项目中最关键的子项目。

(2)卫星化学:深耕轻烃业务,延伸化学新材料产业链

卫星化学是国内领先的轻烃产业龙头企业。公司是国内最大、全球前五大丙烯酸制造商,是国内第一家以丙烷为原料形成c3产业一体化格局的民营上市企业。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物流于一体,涵盖从丙烯、聚丙烯、丙烯酸、高纯度丙烯酸,到丙烯酸酯、高分子乳液、高吸水性树脂等多个大类产品,集中发展低碳数产品。

公司具备完整的乙烯产业链,积极推进在poe项目建设。公司乙烷制备乙烯相较于其他路线具有低成本的优势,c3产业链产业化一体化,稳扎稳打做好低碳数产品基本盘。公司依托产业链优势,加速布局新能源赛道,公司公告拟在连云港投建年产10万吨α-烯烃与配套poe项目,布局高端聚烯烃产业链。

公司已经实现1000吨α-烯烃中试装置,10万吨poe项目加快实施。根据公司《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1000吨/年α烯烃工业试验装置项目》,此项目已经于2022年底建成,公司于2023年1月13日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披露α-烯烃装置已经建成即将试生产,此项目已经于2023年1月30日取得环评批复。根据公司此项目环评报告,公司将通过已授权的自主研发的高活性高选择性专用催化剂生产1-辛烯、1-己烯产品。

(3)东方盛虹:炼化一体化龙头,新材料注入新动能

东方盛虹是全球炼化行业巨头。一家生产eptfe膜、气凝胶等新材料供应商和爱游戏app官网登录入口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是一家拥有自主研发及创新能力的新材料供应商和爱游戏app官网登录入口的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对eptfe膜的改性及与基础吸音棉、高性能干燥剂、sio2气凝胶等材料复合,不断为客户定制化地开发具有特殊声、电、磁、热、防水透气、气体管理、耐候耐化学等特性的组件产品。

公司并购斯尔邦切入新材料领域。斯尔邦主要以甲醇为核心原料,生产丙烯腈、mma、eva、eo等高附加值烯烃衍生物,目前拥有30万吨eva产能,且eva后续有70万吨产能扩产规划。公司于2022年11月29日公告,拟斥资97.3亿元30万吨poe产能。poe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成为国内具备光伏封装胶膜材料eva与poe两大关键材料的领先企业。

公司poe中试项目已经完成。2022年9月28日,东方盛虹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800吨/年poe(聚烯烃弹性体)中试装置成功实现了poe催化剂及全套生产技术完全自主化,项目一次性开车成功,顺利打通全流程,产出合格产品,连续稳定运行。

(4)荣盛石化:一体化炼化为基,拓展新材料业务

荣盛石化为国内石化-化纤龙头企业。公司主要从事石化、化纤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布局从炼化、芳烃、烯烃到下游的pta、meg、pet、涤纶丝的完整产业链,公司在产品规模、产品质量、技术、设备及工艺方面拥有领先优势,是国内石化、化纤的龙头企业之一。

公司拥有最大单体炼厂——浙石化。民营炼化企业逐步登上炼油产业链的历史舞台,国内炼油市场呈现三足鼎立局面,2019年地方炼化企业占据30%的炼油市场份额,中石化和中石油在国内市场的炼油份额下降至55%。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成为国内产能最大的单体炼厂。浙石化规模优势及技术工艺均领先全球,完成炼油、芳烃、乙烯一体化。

公司新材料业务持续布局。公司30万吨eva项目于2022年一季度投产,经过较短时间的调试生产出光伏级eva产品,目前为我国光伏级eva产能最大的企业。公司自原油开始布局eva产品,进一步提升公司炼化项目盈利水平,同时赋予公司新材料属性。公司新布局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高端新材料项目,包含35万吨/年α-烯烃装置、2×20万吨/年poe聚烯烃弹性体装置,布局poe新材料业务,进军高端聚烯烃产业链。

(5)岳阳兴长:积极推进聚烯烃催化剂项目

岳阳兴长为中石化长炼集团子公司。公司专注于c3、c4产品的深加工以及甲酚产业链的下游延伸。以石化产业作为主航道,走技术进步、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公司通过攻关特种催化剂工艺等核心关键技术,搭建了聚合、改性、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大团队,全面开启特种聚烯烃新材料产业化进程。

公司深耕聚丙烯,进军特种聚烯烃催化剂领域。公司于惠州立拓建设30万吨/年聚烯烃新材料项目,此项目于2022年9月23日取得环评批复,目前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据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爱游戏全站app官网入口官网,2022年12月底中控室已经完成封顶,积极推进中。

公司持续推进聚烯烃催化剂项目。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拟建设20吨/年特种聚烯烃催化剂项目,同时进行特种聚烯烃催化剂验证,计划年产聚烯烃产品500吨。我们认为,此项可为公司30万吨聚烯烃新材料项目积累经验,进行产品验证,有望加速工业化规模生产进度。公司于2022年12月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10亿元,募集资金计划用于惠州立拓项目、研发中心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6)福斯特:胶膜行业龙头,保供能力最强

福斯特为光伏封装胶膜行业龙头企业。公司深耕光伏封装材料研发与生产,布局eva、epe、poe全品类光伏胶膜,延伸至光伏背板、pcb感光干膜等材料,实现胶膜等应用材料的逐渐渗透。

胶膜出货保持较快增长,龙头地位稳固。经测算2022q1-q3公司胶膜出货量或超9亿平,与2021年全年出货量保持基本相同,预计2022年公司全年胶膜出货量将达13-14亿平,2023年公司胶膜出货量有望达20亿平,仍将保持行业第一的市占率。公司自2022年以来新增产能较多,poe类胶膜新增产能超5亿平。

产业链完备,原材料保供能力强。公司产能及出货量市占率排名行业首位,据测算2021年公司胶膜出货量市占率约为50%。我们认为公司凭借绝对领先的市占率、优秀的营运资金把控能力,能够在原材料供应保障中占据优势。

07

发展趋势展望

1、先发企业有望率先受益,胶膜行业或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产品结构倾向poe胶膜、且粒子保供能力较强的企业有望率先受益。目前行业内poe胶膜扩产超22亿平,已经超过poe粒子的供给量,在此情况下,poe粒子保供能力强的企业有望巩固市场份额优势。poe胶膜规划扩产较多,自身产品结构中poe胶膜营收占比提升的公司预计将实现盈利能力提升。

长期来看,我们认为胶膜行业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预计龙头企业仍将保持绝对的竞争优势,二三线胶膜厂商随产能扩大与市场经营关系的深耕,对于龙头份额的抢占与渗透将逐渐进行。胶膜行业产能扩张难度较低,产品同质化较强,胶膜整体格局有望呈现“一超多强”的状态。在行业发展中,具备差异化竞争能力例如poe保供能力、hjt电池光转胶膜等产业链竞争优势或新技术迭代优势的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2、poe潜在市场空间广阔,将逐渐扩展至更多领域

poe作为高端聚烯烃新材料,目前的应用领域还未能完全体现其性能优势,但随着下游应用需求的不断攀升,高端化、差异化、多元化发展是其未来市场应用的主要方向。未来,随着中国poe生产技术的不断突破、生产成本的降低将会推动poe在国防军事、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更多领域的应用。未来中国poe的潜在市场需求量巨大。

3、poe供需偏紧,短期价格或将继续上涨

受益于光伏和汽车领域的需求增长,2022 年全球 poe 供需偏紧,poe 价格一直处于高位。根据中金电新组预测,2023 年 topcon 新增装机量有望达到 80-100gw,考虑到 topcon 电池中 poe 渗透率提升,预计将带动 2023 年光伏用 poe 需求同比增加约 18 万吨,但考虑到 2023 年全球 poe 基本没有新增产能,我们预计 2023 年全球 poe 供需将继续紧张, poe 价格或将继续上涨。

08

参考研报

1. 华福证券-化工行业:新材料专题(一),poe国产化进程加速,光伏拉动需求增长

2. 民生证券-聚烯烃弹性体(poe)行业深度报告:光伏需求驱动快速增长,国内工业化突破在即

3. 国海证券-poe行业深度报告之一:多领域推动需求高增,国内加快产业化进程

4. 信达证券-化工行业深度报告:poe,光伏推动需求高增,高壁垒国产化有待突破

5. 东亚前海证券-化工行业深度报告:poe胶膜,光伏带动需求、poe国产化提速

6. 中信证券-能源化工行业poe专题:poe国产化加速,产业链景气度持续增长

中国基金报: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文夕

春节假期中,新能源汽车出行最大痛点,非“里程焦虑”莫属。

在2月6日,蔚来总裁秦力洪在一次活动中给出了一组有意思的数据,在春节期间,蔚来充电桩76%电量服务于非蔚来品牌,其中比亚迪和特斯拉占据头两位。这组颇为微妙的数据背后,也反映出两大巨头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给出这一组数据同时,秦力洪呼吁“认真做电动车的品牌一定要积极建设充电设施”。不过,在业内看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充电设施难以满足需求已是不争事实。在充电补能这一赛道,机构已经乐观给出2025年千亿市场规模。

充电桩“僧多粥少”

根据蔚来方面给出的数据显示,春节期间,蔚来充电桩充电服务订单超90万,其中76%电量服务于非蔚来品牌。在这些非蔚来品牌中,比亚迪占17.6%,特斯拉占15.8%,小鹏占4.10%,三家车企占据了前三位。

实际上,这一组微妙的数据也显示了目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情况。去年比亚迪处于持续爆量的状态,全年订单量爆满,四个季度的汽车销量分别达到了29.13万、35.5万、53.87万和68.3万辆,基本上随着季度呈现出加速的态势,全年销量达到186.35万辆。而特斯拉2022年在国内共卖出43.98万辆。

面对自家充电站涌入大量其他车企,秦力洪笑称,“认真做电动车的品牌一定要积极建设充电设施。”同时,他也呼吁新能源车企建设了公共充电桩需要“互相开放”。

蔚来公布的这一组颇为“尴尬”数据,也在侧面反映了,充电这一环节整个市场已经面临“僧多粥少”的状况。

去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实现大幅提升。乘联会数据显示,去年1-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649.8万辆,同比增长96.3%,市场渗透率达到27.6%,较2021年提升12.6个百分点。乘联会预测,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850万辆,市场渗透率将达36%。

与之相对应的,充电设施却仍然是推行电动化的短板。数据显示,截止去年前三季度,国内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448.82万台,同比增长101.9%。但同期,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149万辆,车桩比为2.56:1。

虽然相较于2021年同期3.05:1车桩比,“用桩”紧张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就距离此前多部门提出的到2025年车桩比达到1:1的平衡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机构喊出千亿市场

就在3日前,工信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至2025年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等等领域车辆电动化水平,力争达到80%;同时,建成适度超前的充换电基础设施,新增公用桩与公共领域新能车(标准车)比例力争到1:1。

这也给予充电补能赛道不小想象空间,券商相继给出相应测算。

国海证券在一份研报中预计,2021-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由13%提升至39%,假设新能源汽车报废率为8%,车桩比由2021年3:1下降至2025年2.2:1,则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从784万辆提升至3651万辆,带动充电桩保有量从262万个增长至1660万个。

该机构假设2025年新增公共充电桩占比45%,新增私人充电桩占比55%,新增公共充电桩中直流桩占比65%,交流桩占比35%,而直流桩和交流桩平均价格分别在5万元和0.3万元,则2025年充电桩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55亿元,对比2021年113亿元,4年cagr为60.7%。

中信证券也测算,预计到2025年,中国、欧洲、美国充电桩市场空间分别有望达到608亿元、36亿美元、28亿美元,2022-2025年cagr分别为37%、41%、75%,全球整体市场规模将超千亿元。

车企竞相布局

从目前来看,整个市场中,充电桩运营端的商业模式主要分三类,即充电运营商主导模式、车企主导/合作模式、第三方充电服务平台主导模式。

充电运营商主导模式以特来电、星星充电为代表,专注于自有资产的运营;车企主导/合作模式以特斯来、蔚来为代表,为自有车主提供充电服务;第三方充电服务平台主导模式以云快充、快电为代表,通过第三方充电网络链接用户及资产型充电运营商。

在车企主导建设这一环节,蔚来充电桩在国内布局最为密集。据秦力洪介绍,目前蔚来累计建成13629根充电桩。除此之外,2022年蔚来累计建成1305个换电站,其中346个是高速换电站。这家新能源车企此前提出,在2025年建成9横9纵19大城市群高速换电网络。

而特斯拉目前国内建成开放1500多座超级充电站、超过10000个超级充电桩、700多座目的地充电站、1900多个目的地充电桩。

除了上述两家之外,其他车企也正竞相布局。按照大众汽车透露的信息,其new auto战略将充电和新能源作为其核心业务,目前正在投资布局快速充电网络,计划到2025年之前与其多个爱游戏全站app官网入口的合作伙伴在全球范围内安装4.5万个快速充电桩,其中约1.7万个位于中国市场。

而小鹏汽车近期也宣布,在全国范围净新增109座第三方免费充电站,实现北上广深等一线重点城市车主覆盖率达83%以上。其自营充电站累计上线超过1000座,适用于车主免费权益充电站总计超过1900座。

编辑:小茉

爱游戏全站app官网入口的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96655/
1
上一篇辽宁省地方税务局网上申报(辽宁省电子税务局爱游戏全站app官网入口官网网上申报)
下一篇 没有了

为您推荐

联系爱游戏全站app官网入口

联系爱游戏全站app官网入口

在线咨询: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爱游戏app官网登录入口

返回顶部
网站地图